“我家孩子的身高比平均标准偏低,孩子营养是不是跟不上,孩子需要增高治疗吗?”一些家长常常有这样的困惑。那么孩子究竟每年长多高才正常呢?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年一般要长多高呢?
“其实最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不是绝对身高,而是生长速度,孩子的生长速度远远比绝对身高更重要。”一些家长都对孩子个子太矮比较担心,但很遗憾的是,很多家长无法知晓孩子的生长速度,而这恰恰是父母更应该关心的。因为绝对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,高高矮矮很正常,但生长速度却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。如果偏离了这些规律,孩子就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疾病的问题(可能是内分泌、遗传代谢或慢性躯体疾病),一定要赶紧去医院检查。
胎儿期:营养不良影响身高。
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良,那么15%-20%的宝宝出生后身高将会受到影响。这就好比盖楼挖地基,如果地基没有打好,很难把楼盖得又高又结实。孕期营养与长大成人后的许多疾病有相关性,如成人期的高血压、肥胖、冠心病等。
婴儿期:一年长25厘米。
宝宝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为婴儿期。这一年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。婴儿正常出生时的身长,一般为50厘米。长到1岁婴儿期结束时,这一年的身高一般要长25厘米,体重一般为出生时的3倍。这种生长速度是任何时候都达不到的。
幼儿期:一共长高17厘米。
幼儿期指的是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。宝宝身高的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点,但也相对较快。
一般来说,1-2周岁时,身高会增长10厘米左右,2-3周岁这一年会增加7厘米左右。需要提醒的是,低出生体重儿(包括足月但出生体重低于2.5公斤和早产儿)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2岁前的身高。因为80%的低出生体重儿在2岁前生长发育会追上同龄孩子,剩下约15%-20%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,可能会导致终身矮小。
学龄前期、学龄期:每年长5-6厘米。
学龄前期、学龄期指的分别是:从3周岁以后到6-7岁入小学前、从6-7岁入学起到12-14岁进入青春期止。
学龄期的孩子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,平均每年长5-6厘米左右。如果生长速度达不到,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,看看是什么原因。
青春期:每年别低于7厘米。
这个阶段孩子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,到骨骺完全闭合、躯体停止生长、性发育成熟而结束。
一般来说,男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7-10厘米,增速最快的那一年可以长10-12厘米。
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6-8厘米,最快的那一年则达10厘米。
如果孩子每年平均长高低于7厘米(女孩6厘米),就说明生长出现偏差,应尽快就医。但如果是青春期提前(女孩小于8岁就出现乳腺发育,男孩小于9岁时睾丸大于等于4毫升),由于生长期缩短,身高也会受影响。
您还可以阅读“孩子吃什么能长高?孩子长高食谱推荐”,了解更多孩子生长发育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