误区5:妈妈在每次喂奶中,乳汁成分也会随之变化。而乳汁分为前奶与后奶,两者所含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,都是宝宝需要的,不可以浪费。
“前奶”通常是指在喂奶时先吸出来的奶水,这奶水看起来很稀薄,里面水分比较多、还有很多蛋白质与丰富的抗体。让宝宝多吃前奶,就可以获得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与蛋白质,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贝,在出生后4个月内一般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份的。前奶里的抗体还可以降低宝宝出现腹泻、呼吸道以及皮肤感染的几率,还可以预防过敏出生。“后奶”看起来呈白色而且很浓稠,里面含有丰富的脂肪、乳糖以及其它营养元素。宝宝多吃后奶,可以茯得更多身体所需要的热量,而且还会有饱腹感。所以,在哺乳期的时候,一定不能将前乳挤掉,也不能没喂完一侧奶又换另一侧奶进行喂养,应该让宝贝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,这样才可以获得全面的营养。
误区6:宝宝天生就会吃奶,不用在意喂奶姿势与宝宝吃奶时的动作。
其实宝宝吃奶的姿势以及口型是很重要的。首先,宝宝通常只会吸妈妈的乳头,但这样是吸不到奶的,因为奶水都在乳晕底下的乳窦里面,需要通过一定的挤压才能把奶挤出。
所以,妈妈匀需要注意让宝宝的小嘴巴含住乳晕的大部分,将乳晕下的乳房组织(包括储存乳汁的乳窦部位)也需要含进口中。这样在宝宝吸吮的时候,舌头会自然将乳头拉至硬腭,乳汁就会有节奏地被吸吮与挤压的过程中吸出来。如果妈妈不注意宝宝吸吮的口型,会造成宝宝无效的吸乳,妈妈的乳汁不能顺利被排空,这样容易让乳汁分泌慢慢减少,同时还会造成乳头出现皲裂。
其次,妈妈还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,要将宝宝的头、脖子、身体呈一条直线,要让胸贴胸、腹贴腹、下巴贴着乳房,这样才可以保证让宝宝有效的吸进乳汁。
误区7:宝贝吃饱后会自动松开乳头,没松开表示没吃饱。
妈妈需要控制每次喂奶的时间,每次喂奶不能超过20分钟。正常宝宝的哺乳时间为每侧乳房10分钟左右,两侧加一起差不多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,哺乳的时间不能太长。
否则,宝宝可能会吸入比较多的空气,这样会容易引起呕吐、溢奶、腹胀等不适症状。宝宝含乳头的时候如果太长,容易让妈妈的乳头皮肤出现糜烂,还会养成宝宝吸吮乳头的坏习惯。
从一侧乳房喂奶10分钟来看,在最初2分钟里宝宝可以吃到总奶量为50%,最初4分钟内可吃到总奶量为80%-90%,在之后的6分钟差不多吃不到多少奶了,但这6分钟却是不可缺少的。因为通过宝宝的吸吮,不但可以刺激母体催乳素的释放,增加下一次的乳汁分泌量;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,可以满足宝贝在口欲期口唇吸吮的需求,增加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感情。
妈妈一定要控制每次喂奶的时间,最好不超过20分钟。宝贝口腔里面也有细菌,如果皲裂的乳头长时间浸泡在宝宝的嘴里,细菌就会感染会破损的皮肤,从而会引发乳房出现感染。
误区8:产后吸吮会引起妈妈出现子宫疼痛,影响子宮与伤口的恢复。
其实宝宝吸吮不但不会影响伤口的恢复,还能帮助妈妈子宫的恢复。宝贝的吸吮不会让妈妈减少子宫出血量,让子宫收缩变快速度,减少产后感染的机会。所以,妈妈可以让宝贝多多吸吮。
所以说,新妈妈在开始给宝宝喂奶的时候,一定要避免上述提到的几个误区,要按照上述的建议进行母乳喂养,这样不但可以让宝宝获得身体所需的营养,还有利于妈妈的身体恢复。如果妈妈们对于母乳喂养有问题,可以看看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大全及其解答,另外也可以关注母乳喂养专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