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人常常会掏耳朵,因为耳朵时常有分泌物,如果不掏会觉得耳朵很痒,也不利于卫生。对于新生宝宝来说,需要掏耳朵吗?回答是否定的,而且一定不能用大人掏耳朵的工具为宝宝掏耳朵。当宝宝耳朵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时,如流黄水、痒等,就要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合适的处理了。下面就随第一宝宝小编了解一下如何护理新生儿的耳朵。
护理新生宝宝的耳朵应注意什么?
1、不要让新生儿耳道进水和流进奶液
不要让水、牛奶进入宝宝耳朵引起耳道发炎。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洗澡水流进宝宝的耳朵内。方法:(1)给宝宝洗澡时,宝宝面部朝上,妈妈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,同时用拇指和中指分别压住宝宝的左右两个耳廓,让耳廓盖住外耳道,这样能防止水流进宝宝的耳道。(2)喂奶时,宝宝吃奶后要竖着抱起来一会儿拍嗝,防止宝宝躺着的时候吐奶,奶液流入耳道。(宝宝吐奶怎么办?)
2、清洁宝宝外耳道和耳背
给宝宝洗澡后如果发现宝宝耳部有水,可以用干燥的棉签轻轻擦拭宝宝的外耳道和耳廓。动作要小心,千万不要深入耳道内部,避免戳伤宝宝。另外,妈妈们在洗澡或者给宝宝做清洁的时候要留意宝宝的耳朵后面,这个位置很容易被忽视,容易积攒汗液和污渍,引起宝宝湿疹,因此也要经常清洁。宝宝得湿疹的话可以用宝宝专用的湿疹膏。(宝宝湿疹有什么症状?婴儿湿疹怎么办)
3、千万不要给新生宝宝掏耳朵
有些大人有掏耳朵的习惯,不过一定不要自己给新生儿掏耳朵。尽管婴儿也会有耳屎,但婴儿的器官异常娇嫩,很容易发生损伤。如果有特别明显的污渍,一定要请医生帮忙清理。平时,妈妈和爸爸们也要注意宝宝身边的物品,避免物品使用不当或家长的疏忽,出现伤害其耳朵的情况。
常见宝宝耳朵异常情况处理
1、宝宝耳朵流黄水
宝宝耳朵流黄水有可能是中耳炎。小儿的中耳炎与感冒和喂奶方式不当有关。如果喂奶方式不当,造成小儿吃奶时呛咳会将奶液呛入中耳腔,从而引发中耳发炎。另外小儿的咽鼓管短,感冒时也容易引起感染。
治疗:主要用抗感染的药物,最好是选择达力芬在内的头孢类的抗生素,效果好一点点啊。而且最好是输液抗炎治疗。小儿的中耳炎最好治疗时间稍微长一点,这个没有具体标准,根据情况看,一般最好在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巩固1-2周。因为这个很容易慢性的。一定治疗要尽可能彻底!当然如果治疗不彻底形成慢性中耳炎,对宝宝的听力会有影响的。平常注意防止弄湿水,防止外耳道进入水防止复发。
2、宝宝耳朵进水
当水流入宝宝耳朵,应立即将宝宝头部向入水一侧倾斜,用消毒棉球轻轻将水吸出,并擦干净,一般棉签只能擦到耳朵外周,做这些动作时要小心轻柔,以免捅伤鼓膜;如果洗澡过程中耳朵进水,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排出;一旦内耳有积水,应立即去医院进行专门处理。